伴隨著低沈而持續的嗡鳴聲,突然間一個巨大嘹亮的銅管號角劃破黑暗,緊接著氣勢滂薄的鼓聲,就像宇宙誕生的大爆炸般開天闢地⋯⋯這是〈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〉這首曲子在短短兩分鐘之內的變化,它是電影《 2001 太空漫遊》最著名的配樂,據說也是許多邪教在控制教徒時愛用的曲子。《 2001 太空漫遊》不僅是一部電影史上的經典,當中的場景與電影美術,也是對那個名為 Space Age 的時代,最完美的致敬。
1957 年蘇聯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,拉開了兩大陣營太空競賽的序幕,這是一個被科技樂觀主義主導的時代,人們相信科技的進步會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,《太空時代》 Space Age 這樣的設計風格,便在這個背景下誕生。
流線圓弧的造型、鮮豔飽和的顏色、光滑的塑料質感,構成了人們對未來的幻想,Space Age 大約出現在 1950 中期到 1970 年代之間,屬於 MCM 時期的一個重要風格。不同於 MCM 風格的主旋律是從建築擴增到室內設計與工業設計,Space Age 影響的層面更為廣闊,包含建築、室內裝潢、傢俱、時尚,甚至跨足了文學、電影、藝術、音樂等領域,像是庫柏力克的《 2001 太空漫遊》、大衛鮑伊的《太空怪談》、波蘭小說家萊姆的《索拉力星》等等,都在為建構未來世界的想像而努力實踐著。
因為科技的進步,而帶來設計的創見,在塑膠、壓克力、玻璃纖維等材料的高度發展下,Space Age 時期出現了很多雋永的設計,包括 Eero Aarnio 那顆球椅(Ball Chair)、Verner Panton 的潘頓椅(Panton Chair)、Quasar Khanh 的充氣沙發(Aerospace)、Matti Suuronen 的飛碟屋(Futuro House)等等,而書屋所推薦的 Spaghetti 立燈,也是當時相當具有標誌性的產物。
Space Age 的設計狂潮雖然隨著時代遠去,但它留下了大量的美學遺產,至今仍在各個層面中影響我們,不知道您是否也喜愛這樣的視覺風格呢?
南十字書屋的 Space Age 傢俱
延伸閱讀
The stunning retro space-age homes that are perfect for today
Science Fiction Design: From Space Age to Metaverse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