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聖母》Madonnina 是義大利畫家羅貝托・費魯奇(Roberto Ferruzzi, 1853–1934)在1896年所創作的一幅油畫,畫中描繪一位身披藍色斗篷的女子,懷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孩。這個美麗的畫面在義大利的古董市場上幾乎無處不在,它被印在木頭上、被裝進相框裡、被做成掛畫、被放進了義大利人的每一個生活場景裡。有人說,它或許是世界上被複製最多次的聖母子畫像。
《小聖母》讓費魯奇成為義大利家喻戶曉的畫家,關於這個家族的傳奇故事,南十字書屋的創辦人 Metra 曾經製作過一支影片,她在影片中還親自訪問了畫家的後代。但今天,我們要從另一個線索來講述這張畫,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真實故事。
在加州曾經有一位名叫瑪麗的女士,她來自一個移民到美國的義大利家族。8 歲那年,瑪麗的父親過世了,她的母親因為受不了打擊而住進了精神病院,家裡的孩子們因為沒有人照顧,只好被當地政府送去孤兒院。成年之後,瑪麗成為一名虔誠的修女,然而她始終沒有忘記過去那個溫暖的家庭。於是當她得知遠在義大利的阿姨還健在時,便向教會申請探親。1984年,瑪麗踏上尋根之旅,來到威尼斯拜訪兩位年邁的阿姨。當80歲的茱莉亞阿姨帶領著她,參觀母親曾經住過的地方時,她注意到其中一個房間的牆上掛著費魯奇《小聖母》的複製品, 阿姨告訴她:「這位聖母瑪利亞就是你的母親」。「我知道」修女回答道,並且表達了她對聖母虔誠的信仰。但阿姨卻搖搖頭說:「不,畫中的這個女子,這就是妳的母親—安潔莉娜・齊安(Angelina Cian, 1886-1972)。」
安潔莉娜在出生在一個大家庭,家裡有十幾個小孩,父母親總是忙不過來,也因此排行第二的她,自小就肩負起照顧年幼弟妹的責任。1896年,畫家羅貝托・費魯奇來到優歌娜丘的盧維利亞諾旅行,遇見了年僅11歲的安潔莉娜,當時她正懷抱著幾個月大的弟弟喬凡尼,那溫馨美麗的畫面深深地震撼了費魯奇,促使他創作出這幅永恆的經典之作,並且將它命名為《吉卜賽女孩》la Zingarella。
隔年,費魯奇將這幅傑作改名為《母愛》Maternità,並且以它參加第二屆的威尼斯雙年展(1897)。由於安潔莉娜純真的樣貌,以及費魯奇精湛的繪畫技巧,這幅畫很快就引起巨大的迴響,大眾愛上了這幅親切的傑作,甚至親暱的稱呼它為《小聖母》Madonnina。後來,這幅畫以三萬里拉的天價售出,幾經轉手,由著名的阿利納利兄弟攝影公司(Alinari Brothers)購得,並取得了作品的複製權。當時的人們尚不知道,這是一個改變未來的時刻。
畫中那位溫柔的女孩安潔莉娜,後來去了哪裡呢?他們全家搬到了威尼斯,女孩嫁給了一位名叫安東尼奧的男子,兩人在 1906 年遠渡重洋,從威尼斯搬到美國加州。然而,命運多舛,安東尼奧不幸早逝,而悲痛欲絕的安潔莉娜,最終被送進了精神病院,她的孩子們也不得不被託付在孤兒院。直到 1972 年安潔莉娜過世之前,終生都沒有向別人提起過她就是這幅名畫的主角。安潔莉娜的故事隨風而逝,直到多年後她的女兒瑪麗才意外揭開了這個塵封已久的秘密。
那麼,這幅曾驚艷世界的名畫,原作去了哪裡呢?據傳,畫作最終被一位美國駐法大使約翰·G·萊什曼(John G.A. Leishman)買下,然而在運往美國的途中,遭遇了船難,從此沉入茫茫大海。但有另一個說法,也許這張畫被秘密的保存下來,藏在某個無法與人分享的藏家手中⋯⋯不管如何,感謝阿利納利兄弟當年留下了大量複製品,使得這幅曾令世人為之傾倒的《小聖母》得以流傳至今,讓我們至今仍有機會一睹其迷人的風采。
南十字書屋的小聖母擺飾
義大利 20 世紀中期《小聖母》(Madonnina)實木掛畫
延伸閱讀
0 comments